首页 > 分析

情商越低的人,越容易在这3件事上“拎不清”

发表时间:2023-08-27 21:48:03 来源:哔哩哔哩

情商是现在社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,被人们翻来覆去的讨论。


【资料图】

为什么情商会如此被重视?因为情商是人类互动的调味剂。人类是社交动物,每天都处于和别人互动的状态中,一个人的情商在为人处事方面尤其重要。

而情商低的人总是被人诟病,因为他们总是会在这三件事上拎不清。

01

宽容过度变纵容

宽容是一种高尚的美德,它源于我们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。当我们理解别人的不同观点、不同做法,愿意给予他们包容与宽恕,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相处的关系。

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,是一种智慧,是一种无私的胸怀,它能够化解矛盾,减少纷争,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。

然而,宽容也有其边界,能够后退一步,自然海阔天空,可如果不加辨别过度宽容,无疑会衍生成放纵的资本,让事情变得本末倒置。

《论语》中写到,或曰:以德报怨,何如?子曰: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

意思是,有人问孔子“是不是应该以德报怨”,孔子给出了“以直报怨”的观点。

所谓以直报怨,就是在对待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人时,以直道而行。这里可以看出来,孔子是不赞成以德报怨的。

所谓“以德报怨”是指你对我不好,我仍然要对你好。孔子认为,对损害自己的人,是不能报之以德的。否则,就会助长恶人的嚣张气焰。

拎不清的人,对于是非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,只想着以自己的宽容来表现大度,然而,他们的宽容,确是建立在受害者的痛苦之上的。

一味地用我们所谓的“宽容”去“帮助”人,只会让原本可以变好的事情走向恶化,最后作茧自缚,害了自己。

02

不拿自己当外人

周国平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,这界限是不清晰的,然而又是确定的。一切的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。”

一个人最大的教养,是懂得和别人相处时保持距离。

再好的关系,一旦你“不把自己当外人”,注定会产生矛盾。

其实放眼望去,身边这种“不把自己当外人”的还是挺多的。

你的东西,他随便拿来就用,仿佛是他自己的。他们以各种理由闯入你的私人领域,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,都毫不顾忌你的感受。他们可能让你帮忙带饭或者蹭车,然后还不主动给钱。

这种行为,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社交礼仪,更像是一种对别人的剥削。

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,就是“没有边界感。”

一个没有边界感的人只会慢慢惹人厌烦,他们可能会不断地询问别人的私人问题,或者介入别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,这些行为都会让人感到极为不舒服。

实际上,越是亲密的关系,就越需要“见外”一点,把对方当成是“别人”。

《孝经》云:“故不爱其亲,而爱他人者,谓之悖德;不敬其亲,而敬他人者,谓之悖礼。”

人与人之间,不论关系再亲密,不管是至亲还是朋友,有时候,不妨像对待外人一样对待他们。

保持必要的客气,必须的尊重,适当的距离,才能相处不累、久处不厌,才是亲情和友情得以长久的条件。

03

错把外人当亲人

生活中,你看到的很多人都是善良体贴、温文尔雅,而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里不如一,对待外人如亲人,而对待亲人却是苛刻暴躁。

在外面,他们唯唯诺诺。回到家,他们对身边人重拳出击,一点也不念及亲情。所有的脾气,都不是倾泻在外人的身上,反而是倾泻在家人的身上。

实际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,总会因为没有跟外人相处过,摸不清外人的底细,觉得外人表现出来的情况一定就是他们的真实面貌。

而对待亲人则因为知根知底,更知道家人不会离开也不会计较,因此肆意迁怒。

一个把关系搞反了的人,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当你向外人诉说痛苦,寻求帮助的时候,他们只会把你的不幸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和玩笑,正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,得到的只是众人的厌恶与嘲笑。

名叫博朗尼·迈尔的临终关怀护士,总结了生命走到尽头时,人们最后悔的5件事情。

其中,“没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”排名第一。

而“花过多精力在工作上,错过了关注孩子成长的乐趣,错过了爱人温暖的陪伴,错过了向家人认错”,则位居第二。

人这一生,很长,也很短。许多时候,我们以为遥遥无期,一转眼,却是永生不见。

人要懂得珍惜时光,分清内外,不把外人当亲人,不把家人当敌人,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。

上一篇:$previous_page['title']}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推荐阅读